善良儿媳老年人在线免费资源剧情介绍:考满与考察是朱元璋整顿吏治、巩固明王朝封建秩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满与考察,总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各有各的侧重点;考满主要是与官员的升迁相联系,而考察多以官员的罢黜为主,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明初对官吏的考核制度更加完善。
在考满与考察的过程中,朱元璋特别强调要考核出官员的实际从政能力,突出考核官员在任职期间的业绩,但反对虚言浮夸,更憎恶那些欺下瞒上的作风。朱元璋提倡官员做事要廉洁奉公、尽心尽职,为人实实在在。洪武初年,朱元璋急于安定社会秩序,为恢复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他非常注重各级官员安抚百姓的作用,他在《大明令?吏令》中强调,以户口增大、田野开辟作为各级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也是考核府、州、县各级官员的重要标准之一。明朝初年,地方官员来京朝见时,他告诫官员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财力俱困,就像小鸟初飞,树苗初栽,不要拔去鸟的羽毛,撼动树的根苗。廉洁能够约己爱民,贪赃必会害民肥己,你们要引以为戒。”“设官为民”成为朱元璋倡廉惩贪的宗旨之一。
他一方面严格地考核各级官吏,用法规约束他们,另一方面在倡廉的同时,也考虑到养廉问题,明朝建立的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七月,他曾任命二百三十四名郡县官吏,并特意发给他们优厚的派遣费,如发给知府、知州、知县文绮四匹、绢六匹、罗二匹、夏布六匹,府、州县佐贰官为长官一半;道里费,知府赐白金五十两,知州三十五两,知县三十两,同知发给知府的五分之三。朱元璋说:新授予的郡县官,多出自布衣,为了避免他们到地方后侵扰百姓,因此赐他们道里费等,以善其廉。可见其用心良苦。1372年(洪武五年),他又下诏,命考核官员首先要看学校、农桑等实政。朱元璋对那些为政清廉、安抚百姓的官吏,经考核优异者,大加表彰,晋级提升。如嵩县典吏刘某,任满入觐,朱元璋接见他时,发现他穿得衣服非常的朴素,便对中书省大臣们讲,当官的因衣食原因向老百姓搜刮的大有人在,而嵩县典吏如此贫困,难道不是为官清廉的人吗?于是下命以布帛赏赐给他。又如宁国知府阵灌,在地方设立学校延聘教师;访民疾苦,禁止豪强兼并;不筑堤,保民田亩;用刑宽恤,安抚百姓。朱元璋以此为榜样,颂行全国。再如济宁知府方克勤,鼓励农民开垦,三年不收税,在任期间,他垦荒兴学,户口增长数倍,一方富足,而他自己身穿布袍,十年不换,十分简朴清廉。1375年(洪武八年)他入朝,朱元璋赐宴嘉奖。还有新化县丞周舟,业绩突出,有廉洁勤政的好名声,被升为吏部主事,后因新化县百姓的请求,朱元璋又命他回原县继续治理地方。当时这种清廉自励,廉洁奉公的官员还有不少。1371年(洪武四年),刑部从狱中囚犯御史台管勾,宇文桂处得到书信百封,送交朱元璋过目,其中有一封是王升托宇文桂转交给他儿子、平凉知县王填的信,信中教导王填:“凡事须清心洁己,以廉自守。”又说,“读书之人,慎勿以富贵为念。……治民为仁慈为心,报国以忠勤为本,处己当以谦敬,学业更须勉力。”朱元璋看后非常高兴,认为王升是位善教者,在贪风遍布之中,能看到这种家训,更难能可贵。朱元璋为王升这种劝善惩恶,移风易俗的品质所感动,于是下令中书省遗使带诏书前往宣谕,将其释放,并赐白金一百两,绢十匹,附送王川椒五斤,以表彰其贤良。同时,又命免其全家徭役。朱元璋破格提拔王兴宗一事也很典型。龙凤七年(1361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后,任命自隶出身的王兴宗为金华知县,当时文武重臣李善长等表示反对,认为王兴宗出身微贱,难当此任。朱元璋认为:王兴宗跟随自己多年,此人勤廉能断,一般人比不上他。果然王兴宗任职三年,政绩卓著,远近闻名。朱元璋又升他为南昌通判,不久又改任嵩州知州,再迁怀定知府。有一年,地方官入觐朝见,朱元璋逐个考问,轮到了王兴宗,明太祖说此人公勤不贪,不须问,又任命他做苏州知府。1377年(洪武十年),朱元璋又升他为河南布政使,成为封疆大吏。1387年(洪武十六年),国子监生陶垦仲被朱元璋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为人清廉正派,弹劾从不避权贵,他曾弹劾刑部尚书开济违法乱纪行为,使开济伏法被诛。随后,朱元璋提升他为福建按察使,到任后,又诛杀贪官污吏十人。他兴学劝士,抚恤军民,鼓励农桑,政绩卓著,朱元璋为此下诏表彰。
相关影视:善良儿媳老年人在线免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