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说》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 飘沙影院

《美国小说》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来源:baidu.com人气:1165更新:2024-10-21 00:52:30

     前期还是不错的影片,至少有一定的观赏性.     后部的反转却败笔了,完全超出了观众所能接受的范畴,不符合正常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性.     甚至到影片最后画风完全改变了,看似深刻实则做作无比.     很多人将本片与杜琪峰版《美国小说》相提并论一争高下,对我而言却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部影片,甚至我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那部影片的全部,但我知道对于那部影片来说,观影感受是糟糕的,这点上说,这部影片略好,所以不可能将两部影片进行比较.     除了影片情节最后反转无力,全片还一个地方让我观影过程中非常难受,甚至数次将目光从屏幕上挪开,那就是影片中个个人物都其丑无比,令人难以目睹,真实,就好像所有人都没有整过容一样.     这点无疑大大降低了影片的观赏乐趣,甚至也因此降低了影片的分数.     总之,不论改编也好,借鉴也罢,我始终认为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韩国影片.     “撒旦”的解释之一是带有消极含义的“对抗”,其本质是背叛,穆谢特起初的“对抗”表现为对父权的积极抵抗,在抵抗过程(与盖尼斯的交谈)中逐渐深陷带有消极含义的“隐藏”,并在对部长的威胁中学会了“隐藏”,对司法和母性进行了背叛,尚存的良知让她呐喊,忏悔,自杀,其源头是对人身相对自由的追求,而同样追求精神相对自由的神父,他原以为苦修是追寻良知,接近上帝,而受他教诲的穆谢特之死则表现出他苦修的动机仅仅是自我实现与证明自我存在,穆谢特的良知反而使结果与他期望的相反,他对自我和上帝的怀疑和背叛使他接近撒旦,而人们对他的信任使他重新信仰上帝,重拾善良意志,救赎了穆谢特丢失的母性和作为信徒的自己,但他却始终脱离不了苦修带给他的精神牢笼,他在这个牢笼中逐渐异化,而异化则是由于人性,相比宗教信仰,人性更不可捉摸.     

  以出版行业的角度聚焦将“少数群体的声音”进行商品化.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