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惠勒的通俗化改编不失为一种遗憾,电影开头就点出捕蝶人的主要意象,弗莱迪追捕蝴蝶的段落紧接透过旅行车的视点跟踪米兰达,用蝴蝶和米兰达的共同点表现她们都是收藏的牺牲品,至于原著由第一幕弗莱迪的自白转为第二幕米兰达的日记,记载了他正常外表下长不大的欲望,对其疯狂心理的批判反击了自白的浪漫史,电影则用弗莱迪阅读[麦田守望者]后厌恶地撕书,涉及到艺术经验丰富的米兰达与美学知识贫乏的弗莱迪相抗衡,而小说中带出两者互相争夺叙述权的日记视角因避免重复被导演删除,弗莱迪的过去也简化到中彩券一处,缺乏曲折性,只保留了不寒而栗的结尾:弗莱迪未从与米兰达的相处中获得教训,继续狩猎。但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应该看得挺过瘾,随着餐盘端出、门的开和锁、隐蔽的暗道和洗浴漫出的水,小场景中所有事物充分配合了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这是一部主题非常明确的电影,那就是加强美国的枪支管理,不要造成枪支泛滥,造成不必要的社会问题。一个影视编导在一个极端意外的情况下被一个未成年男孩用枪支击中,造成了他下半身瘫痪,也就毁掉了他原本的生活,并且留下严重心理阴影。小男孩虽然从现场逃离了,却无法接受自己开枪击中无辜者的事实,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两个受伤的人都在各自的困境里苦苦挣扎,最后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而相见,并且冰释前嫌,愉快的相处下去了。这是一个有着光明尾巴的悲伤故事,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光明尾巴呢?在枪支泛滥的社会环境里,人们似乎随时都要躲避射向自己的子弹,死得不明不白。枪支管控向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些国家允许公民合法持枪,以便随时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些国家则严严禁公民持枪,以此保证社会治安稳定。各方自有道理!
1946年5月的罗马被二战留下的贫困、街头游荡的盟军民兵,以及6月2日至3日的国体公投所激发的变革愿望撕裂。
女主角迪莉娅是虐待狂伊万诺的妻子,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其中包括十几岁的玛塞拉。在处理家庭事务的间隙,她照顾闷闷不乐的岳父奥托里诺,偶尔还要去城里的一些商店打工。这个女人在这艰难的生活中也有几个盟友:爱她的机械师尼诺;玛丽莎,一位机智乐观的朋友;还有威廉,想要帮助她的非裔美国士兵。
迪莉娅的生活被玛塞拉与朱利奥的订婚打乱。朱利奥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们的收入主要源于经营的酒吧。然而迪莉娅很快意识到,若红事确定,她的女儿将走向与她相似的痛苦婚姻。因此,在威廉的帮助下,她设法炸毁了准女婿的酒吧,迫使他们家离开罗马。尽管马塞拉陷入绝望,但迪莉娅知道她做了正确的事。在邮寄给她的第一张选民卡的鼓励下,她决心反击。
6月2日,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到来。迪莉娅...